税收政策进茶市宣传 茶叶行业税收征管措施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收政策进茶市宣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税收政策进茶市宣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洱茶为什么要搞成饼状?还要大饼?小饼不好么?
普洱茶的饼状,由来已久。做成饼茶容易存放转化。普洱茶在加工是需要压力紧压的,这一过程是将普洱茶内在物质通过压制使之渗出。来相互影响彼此的变化,毕竟每一叶里面的内含物是不同的。就像我们人一样,交的朋友都有不同的类型,其目的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小饼很好啊,大饼是过去计量运输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很多茶企都有在改进,已经有很多很多小饼小砖的产品,还有便携式的单泡装、巧克力块装、以及薄饼,而且很多都不俗品质,只是大饼比较常见,而且现在即使是饼茶,也不拘泥于传统的387克饼,像200克,360克、400克、500克的饼,也是很多产品。传统是要有,但是不能用条条框框约束,时代总是不断创新进步的。
虽说普洱茶有散茶、方砖、砖茶、沱茶、竹筒茶等多个形态。但现在提起普洱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圆圆的茶饼。的确,圆茶已经如同普洱茶的代名词一般了。这种普洱圆茶,就是现在所说的“七子饼”。
关于“七子饼”,很多人认为是继承唐宋饼茶遗风。也有人说,把茶做成圆饼是为了讨句口彩,寓意着饮茶人团团圆圆。可其实,“七子饼”的出现并没有很久。大体是清朝前期,普洱府建立前后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要把茶饼作圆,说来也简单,就是图个方便。
普洱府的成立,是七子饼茶出世的起因。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设立了普洱府。西双版纳,是云南当时最大的产茶区。为了垄断“大钱粮”,清政府在思茅设立总茶店,由官方垄断茶叶经营。这是中国历史上,由中央朝廷正式控制、垄断云南茶叶的开始。
既然要垄断经营,必然要有一些改弦更张的措施。民间常说,新官上任还要三把火呢!又何况是堂堂朝廷呢。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中央政府正式颁布了云南茶法。茶法规定,买卖云南茶叶需持“茶引”。无“茶引”者,一律以走私罪论处。
其实用“引”的制度,已经在盐上应用很久了。应该讲茶与盐一样,都是中央政府的专卖产品。既然是朝廷专卖,那就要立下规矩,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了。
朝廷批准,云南每年发“茶引”三千,每引购茶一百斤。云南茶法还特别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圆饼状。每个圆饼重七两左右,七个圆饼为一筒,每筒重四十九两。每筒征税银一分,每张“茶引”可买三十二筒,上税银三钱二分。
由于每七饼为一筒,因此后世起名为“七子饼”。
云南茶法的出台,将云南茶市上茶的外形、重量、包装规格都作了法律层面的规定。一方面,使得云南输出外地的茶有了统一的规格外形。应该说,普洱圆茶的出现是云南普洱茶的一个新纪元。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货币。刀币、布币、圆钱五花八门。甚至于各国的“斤两”,也不尽相同。互相交易起来,换算成本太大。因此,秦始皇的重要功绩之一就是统一度量衡。以前的云南普洱茶,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一样。普洱圆茶的出现,使得普洱茶达到了制式的统一。从而在加工、收购、收税、运输等多个环节,都方便了很多。
茶饼压制成圆形开始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古时候马帮运茶从普洱通过茶马古道运送到各个地方,制作出来的新茶经过长时间的运输运送到目的地之后发现普洱茶在运送的过程中自然转化,口感滋味有了很好的变化。压制成饼也能让普洱茶能更好的转化,达到越陈越香的目的。目前常见的规格有357克和200克
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收政策进茶市宣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收政策进茶市宣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