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避税税收政策 返避税税收政策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返避税税收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返避税税收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针对避税天堂的企业实行反避税?
我们平时常常说,要针对企业的状况来做合理的税务筹划,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然而,过犹不及。
在过去,苹果曾经海外收入税率仅仅3.7%,星巴克曾在英国设有800多家分店,累计收入30亿,纳税860万英镑,所得税税负仅仅0.4%。
过于激进的税收筹划,会扭曲竞争,侵蚀国家的税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也影响公平。所以,各个国家对于种种不甚合理的避税方法,也是积极采取各种反避税措施。
1. 全球反避税网络的形成。
之前,很多时候能够利用跨国公司来进行避税,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利用各个国家之间税收豁免的空间,来进行了激进的税收筹划。
但近年来,各个国家陆续形成了很多反避税的协议,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些措施,可能会使避税者无所遁形。
具体措施包括:
CBC MCAA: 《转让定价国别报告多边主管当局间协议》, 主要用来向对方国家获取国别报告。
CRS MCAA: 《通用报告准则多边主管当局协议》, 定期对税收居民金融账户进行信息交换。
AEOI: 《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标准》,主要相互交换金融信息。
避税和偷逃税的区别是什么?
避税行为不违法,偷逃税款属于违法行为;收加盟费不给开发票,有可能偷逃税款。
一、避税。
避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将税收负担降低到最低限度。
避税行为虽然不违法,但主要利用税法的漏洞达到节税的目的,与立法者的立法本意相左,使税收法律的规范性、严肃性受到影响,造成守法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实施反避税。
二、偷逃税款。
偷逃税款是指纳税人采取非法的手段达到少交或不交税款的目的。
偷逃税款常用的手段包括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人,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这些行为都是违反税收法律规定的。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收加盟费不给开发票只开收据。
1、收加盟费不给开发票,首先违反了发票管理办法。
[困困账坊认为]:税务筹划简单来说就是“业务筹划”,在公司的业务中,如果你能找到一种合理又经济的业务流程时,那就是优秀的“税务筹划”。它依托于完成一定的工作,履行一定的劳务等经济行为,以求达到盈利。而“避税”则是一种行为的目的,一种结果,怎么能够与“过程”(税务筹划)等同呢?
一、"税务筹划"的目的:
税务筹划的目的是节税,而节税的前提是不违背税法立法精神(基本原则),如果一家企业利用地区差异造成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差异进行资产转移(转移到税率低的地区),而后再与第三方交易,虽不违法,却违背了“实质课税”的基本原则,因为你的转移行为打破了地区保护政策,占了国家便宜,是税务机关所不愿看到的。税务筹划不仅合法,而且在追逐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过程中满足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即税收效率原则(基本原则)。
二、“会计利润”与”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
每年年底都要汇算清缴,目的是把会计利润转化为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像管理费用当中的“业务招待费”—— 扣除发生额的60%但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千分之5,调整以后公司缴纳的所得税费用会提高。而有些企业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有意将“业务招待费”放入项目成本中全额扣除,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即便被税务机关查出,也只不过是补缴税款与滞纳金的问题,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做假账除外)!因为“做错账”依据的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是法律!
三、偷税:
纳税人对于税款的消极态度根据程度的由轻到重分别是欠、逃、抗、骗,这四种操作可以统称为“偷税”。“欠税”影响较轻,是一种逾期未缴纳的行为;“逃税”则是主观故意的不缴或少缴;“抗税”的性质有些恶劣,存在暴力倾向;“骗税”主要多发在出口环节。以上均是税法所不允许的,情节较重者还要坐牢。
综上所述:“偷税”违法,”避税“不违法,但违背客观事实,是纳税人主观谋划下的结果,它只以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国家宏观视野下的经济运行。而”税务筹划“则是业务流程的有效搭配,一种搭配一种税率,从而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返避税税收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返避税税收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