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利国利民 税收政策利国利民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收政策利国利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税收政策利国利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为桑的政策?

何严党又会遗祸嘉靖朝二十载,导致国库空虚。要解决财政问题,便在改稻为桑。改稻为桑直接导致了严党的覆灭成为一个必然,改稻为桑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嘉靖皇帝无所不能的权术中最致命的弱点。不同人算过不同的账,有人觉着能成,有人觉着会败。可围绕着改稻为桑,借由改稻为桑,来拆解嘉靖帝治国方针中最大的弊端和漏洞。

税收政策利国利民 税收政策利国利民什么意思

嘉靖帝治国之道,如果用一句话来阐释,就是那句最经典的问道诗: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一句可以和嘉靖帝最后的长江黄河论衔接起来,讲的是用人的帝王心术。大明群臣各有其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嘉靖帝一人独治,操纵群臣。只要群臣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对嘉靖帝就都能起着各自的作用。

但是小妹认为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有另一层含义。这层含义,诸位未必看了出来,嘉靖帝或许没有看出来,或许看了出来却装作不知道。这一层其实更符合道家所想表达的意思。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云和水都有各自运动的规律。你不能让水挂在青天,也不能蓄云于玉瓶之中。换而言之,人不可能改变云和水各自运行的规律,也不能改变云和水所在的位置。


于是,分析嘉靖帝的权术,嘉靖帝如何让云和水都能为他所用。这一次,要触及的就是云水之喻的另一面:即便以嘉靖帝和权术也不能改变的,云和水所固有的运行规律。严阁老抢了张居正的话,首先策议提出的改稻为桑。嘉靖帝自然是按照我们上一次谈到的权术,出来当了好人,关心农民愿不愿意改稻为桑。于是严阁老提了一条从外省调拨粮食,嘉靖帝补了一句改种桑田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按这个账的算法,改稻为桑利国利民,账目上也是算的通的。

有了可行性分析,接下来自然就需要挑刺。徐高张到了裕王府,分析了一通改稻为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税收优惠政策,严党会趁机兼并土地,激起民变。

也就是说,在徐高张这边算的账来看,其实从钱和价格来看,账目是可以抹的平的。但由于严党一定会从中渔利,导致改稻为桑一定是一步死棋。

改稻为桑是应对财政危机,弥补国库亏空提出的政策。政策一出台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卷入了党争,二是执行上太急。自然会问题重重。

严嵩也考虑到了政策的执行与推广问题,所以选择浙江作为改稻为桑的推行区,因为自己的学生胡宗宪是浙江巡抚,自己儿子的人郑泌昌是浙江布政使、何茂才是浙江按察使。对应的南直隶巡抚赵贞吉是徐阶的学生,那是绝对不能当自己政策的推行地。

但考虑的显然是不足的。

(严嵩父子)

第一个面临的就是政治问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注定是避免不开的。朝廷的江南织造局与浙江市舶司负责人杨金水、江南首富沈一石在尝试从这次政策推行中获利;小阁老严世蕃与他的人郑泌昌、何茂才已经和宫里的玩到一块,要发大财;而清流也在往浙江派人,谭纶就到了军前。并且希望浙江的事闹大,借机扳倒严嵩,张居正的一句干脆让浙江乱起来就很明确。

有人想靠这个发财,有人想靠这个整人,而胡宗宪还有军务顾不过来。

强行毁田推行不下去;毁堤淹田造成百姓流离;强行贱买田地被海瑞阻止,南直隶也不给救济粮。一系列下来,若干人被杀,若干人被审,整个事情引发很大的舆论、政争。

(清流)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执行上,在一开始就是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倒推的政策,所以要求非常急迫。不与百姓商量,马宁远上来就用军队强行毁田,之后又借洪灾决口毁田,推行太急,留下问题太多。再者严党内部也不是一条心,执行的干部出了很大问题。胡宗宪说的“历来事缓则圆,事急则缓。加上多事之秋自然错误百出。

改稻为桑是解决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种不和谐的一种尝试 、也时解决当时政府财政赤字的一个办法、也是官办企业进行资本化、规模化运作的一个尝试。

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理念过于超前、走的步伐太大 ,代价比较大。

依我看这就是饮鸩止渴罢了。

《大明王朝1566》改稻为桑的政策好不好?好!国家此时国库空虚,拆东墙补西墙都开始捉襟见肘了,财政收入比如出口丝帛迫在眉睫;倭寇横行,粮饷不济、军备破烂,灭倭寇需要钱,钱要么从民间来要么靠向国外出口商品,想出口又必须灭倭寇,北方鞑靼伺机而动,这也需要钱,真是双管齐下,势在必行;嘉靖需要钱,皇宫需要钱,为了皇帝私心,也得这么干。

(制造局杨金水)

好在这只存在于理论当中,而并不切合实际与地方。那还好在哪里呢?好在将自己束之高阁的炼丹皇帝嘉靖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万全之策。这样看来,嘉靖不是开拓之主,连守成之君都谈不上,只能叫败国昏君。

(嘉靖帝)

我们知道倭寇对于东南的骚扰十分严重,百姓生活非常痛苦,除了要交徭役外,还要被抢掠。各地有各地的难事,东南有难,别的地方未必有能力身处援助之手。最要紧之处就是粮食。剧中胡宗宪说到,一年内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第二年吃什么,岂不要酿成变乱吗?

严嵩赞成此案并表明和张居正商量过,可张的表情却是一脸诧异。其中缘由大家想,张的不表态也有私心。

改稻为桑没错,为了给国库创收,但是不应该把快成熟的稻谷给破坏了,更不应该在人民群众反对的情况下用战马践踏,用大水淹。李金水答应洋人太早了,没有顾及到民众的利益,一心为了宫里赚钱。

改稻为桑是御前会议的时候严嵩借着张居正之口说出来。这里不得不佩服严嵩真是老奸巨猾。当时张居正在兵部,他以国内的军事形势紧张为由,借着朝廷亏空来攻击严党。在嘉靖的询问下, 张居正以郑和下西洋为例,当时海上贸易发达......紧接着,严嵩说了这样一句话:

然后,严嵩就把改稻为桑的想法说了出来。张居正的眼珠子迅速转了一下,毕竟张神童,肯定发现自己上当了。严嵩真是四两拨千斤,一句话立刻让形势立刻反转了。此时的张居正可谓是百口莫辩,徐阶高拱等人更不好反对了。更可气的是严嵩这样说明显是分裂徐高张三人。毕竟官场无朋友,严嵩这样做必然让徐阶和高拱对张居正产生疑问,你张居正为什么会和严嵩商量事情。

嘉靖这个时候对严嵩还是相当信任的,毕竟严嵩还是称职的。所以嘉靖同意了改稻为桑,并且还让那些农民按照稻田来纳税。别看嘉靖和严嵩君臣一唱一和,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其实他们两个都是为了自己。自古以来,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不要给朝廷添乱就行了。谁会真的在意他们的生活好不好?无非皇帝做做样子,显得皇恩浩荡罢了。

如果真的像嘉靖和严嵩所计划的那样,老板姓能够通过改稻为桑致富,朝廷也能够从这个国策中多赚几百万两的银子补亏空。一个国策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满意,这种好事情又何必等到今天来做了。

说到底,严嵩等人还是借着改稻为桑,把江浙这些老百姓的田地都兼并了,从中赚取银子。从朝廷到浙江,上上下下这么多人,花费这么多精力去干这件事情,难道是因为爱情么?

嘉靖自己都是知道,一两银子,十钱归国库,六钱归严党。如果严党真的要补上那几百万亏空,他们得从下面搜刮多少钱来呀。这些钱最后还不是算到浙江的老百姓身上了么?

当然,老百姓也不傻。虽然朝廷到处宣传改稻为桑的好处,可是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愿意改。因为只要在大明朝活过几十年的人都懂这个道理。毕竟这些老百姓吃亏也不可能只是一次了。当然,这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收政策利国利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收政策利国利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税收政策节税措施方案 税收政策节税措施方案怎么写
下一篇: 税收政策出台要及时 税收政策出台要及时公布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