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理解歧义 税收政策理解歧义的例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收政策理解歧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税收政策理解歧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经常有老资格会计说任何企业都怕税务稽查,是真的吗?为什么?

作为财务人员,我也对税务稽查担心

税收政策理解歧义 税收政策理解歧义的例子

一般来讲,税务稽查主要对象是针对涉及偷、逃、抗、骗税的企业或纳税行为,税务稽查是带着线索来的。有线索,一般都能查出个4、5、6来,查出来要补缴税款、滞纳金还有罚款,严重的可能还会受到刑事处罚。

即使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涉税知识,主观上没有偷、逃、抗、骗税行为,但对税法的某些条文的理解上,财务人员与税务稽查人员理解有差异,税政人员和税务稽查人员也有差异。这种差异,财务人员处于弱势(个人主观的感觉),最后有可能被认定为有偷税等行为。何况,企业可能并非完全按照税法来进行的。

即使你认为啥事也没有,也不愿来税务来稽查。来调研、座谈、例行检查都欢迎,但如果是来稽查,如果没有线索和举报,为什么来稽查?

对于税务上稽查、专项检查、行业检查,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有担心的。

那是2010年之前,公司托运了一批物资,运费4000多,对方提供了运费发票,公司抵扣了60多元钱的进项税。过了半年多市稽查局来稽查了,说这个运费发票是虚假的,开票企业已被立案。

希望他们在公司查,他们不来公司,让把凭证送到稽查局。最后,这张进项税额60多元的发票,引起了其他涉及企业所得税的事项(一张发票一张发票的查真假,定额50的都查),连罚款带补税加滞纳金3万多。

当时,这个进项发票也在税局的系统认证通过了,企业是判断不出来这个发票是虚假发票的。尽管是无辜的,但该罚你还是罚你。

例行的检查、专项的检查、行业的检查、金税三期预警检查以及多地的协查都经历过一次或多次,但无论那次,只要接到来检查的电话,心里都是乱嘀咕和担心的。

还有几次举报和投诉,比如收钱不开发票(实际上已做无票收入)、离职人员举报工资申报了没发其工资(实际已经发工资了,打给离职员工电话的时候,员工说在个税APP上误点投诉了,最后撤诉了)。对于此类,心里是比较有底的,一般不担心。

1、是你的错。没有完全按照税法来操作,更多的担心是这个。

怎么不怕,查出问题来要处罚的,罚款是轻的,搞不好要坐牢。以范冰冰为例,出了事以后罚了近10个亿 ,她的财务烧了好多会计资料,坐了牢,你以为就是因为偷税那点事啊!很可能这些资料搬回去审计就把洗钱什么的都给查出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个人认为可以理解,因为税务稽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补缴税款、滞纳金,甚至可能还有罚款,作为财务人员,肯定会有一些担心。

2.税务稽查有很多种,一种是税务机关通过预警监控、第三方信息反馈、投诉举报发现了线索,有指向性进行税务稽查。一种是随机抽查。无论是什么途径,检查发现问题都要依法处理的。即使是没有任何偷税动机的公司,也难免因为会计核算或者税收政策理解有误少缴税款的问题。本身就有偷税动机的企业担心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3.作为财务人员如何减轻这种压力呢。个人认为一是要规范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不故意偷税逃税。二是接受税务机关检查,早点发现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也可以引起老板重视,特别是明显的违法行为,通过税务机关检查,对老板也是一次教育,比自己拉袖子更管用。三是通过税务检查,了解税务机关检查的一些做法,借这个机会也是给公司体检,也是自己工作接受检验的机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收政策理解歧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收政策理解歧义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绿色制造税收政策 绿色制造税收政策有哪些
下一篇: 研读税收政策专业 研读税收政策专业有前途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