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税收政策 清朝末年税收政策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朝末年税收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清朝末年税收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灭亡时税收高达三亿多两白银,但为什么在袁世凯接收国库的时候却只有十个银元,这是真的吗?

没有那么多的税收,清朝最高税收也就刚刚过亿。

清朝末年税收政策 清朝末年税收政策是什么

甲午之后,清朝赔了日本两亿三千万,庚子赔款五亿多,清政府用海关关税等作的抵押,清政府税收极低。北洋政府属于清政府禅让,接过清所有债务,继续还账,才得到西方的认可,袁世凯的北洋,基本靠贷款。

恰好一战爆发,战争一来,北洋加入协约国,暂时不用还账,海关的钱北洋政府能用了,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帝制正式结束。也意味着故宫里这一干人马不能安享荣华富贵了,

一个朝代从开始到灭亡的税收政策、税收种类是怎么变化的?

据说宋朝最高时的税收一年有钱一亿六千多万贯,但折合白银却很少。

明清大量海外白银流入,折合的白银增多。

明朝税收一年是400万两白银,清朝一年的税收是5000万两到7000万两,

因为宋朝是全部收上来再派发给地方,明朝是地方保留”所需“的部分然后上次国库。而且到了最后,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税亩八百万余顷(一亿两千万亩),征粮2950万石,下旨“永不起科”。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30取1,也就是3.3%。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

明代探索出的赋税新办法“一条鞭法”有怎样重要意义?

大家好,我是头条优质历史作者“老罗侃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要理解“一条鞭法”的重要意义,首先要了解“一条鞭法”前的赋税政策弊端。相对比,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要施行“一条鞭法”?

在明代,国家赋税与两种重要册籍有很大关系。一种是“黄册”,即户口本;一种是“鱼鳞册”,即田亩证(土地证)。

明代收税,一开始是按家庭人口收,规定每人交多少,有多少人,就交多少税。但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因为土地会兼并,很多大户经过兼并,土地甚至有万亩之多,按人口的话,交的税却少;而穷人虽然人口多,因为没了土地,自然交不起税。另外,除了人口税外,老百姓还要服徭役、杂役等,所谓徭役、杂役,就是不用交钱给朝廷,但要免费给朝廷做事,比如修河堤、休河道等。这个税收政策虽然大家能够接受,但操作起来很复杂。

于是,朝廷就提出了“一条鞭法”这个税收政策。所谓“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个税收政策,说白了就是把人口(黄册)、土地(鱼鳞册)结合在一起,来决定一户人家交多少税,这样的话,就不用服徭役、杂役了,直接交钱了事,人口和税收也不挂钩了,穷人也算有了活路。所以,这个政策有两个好处:一是税收政策更加科学合理,老百姓更加认同;二是朝廷官员易于操作,也可以杜绝腐败。

但这个政策的前提,就是要丈量全国的田亩,这个工作量非常大,由于古代测绘技术问题以及人为原因,很容易官员和大地主勾结造假,通过隐瞒实际的田亩面积来偷税漏税。不过只要朝廷采取高压政策,花个一二十年,一个一个县认真丈量审核、反复复核,也可以做到。

但可惜的是,张居正于公元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个政策,他却在1582年去世。他死后,没有强大的顶层力量去推动,这个税收政策很快就半途而废了。此后直到清代雍正施行和一条鞭法相似的摊丁入亩,才算取得成功,大大改善了清政府的国家收税。

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多关顾多指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朝末年税收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朝末年税收政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税收政策应享尽享 税收政策应享尽享 减少税收风险
下一篇: 两会对税收政策 两会对税收政策的影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