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发展历程 税收政策发展历程思维导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税收政策发展历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税收政策发展历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个朝代从开始到灭亡的税收政策、税收种类是怎么变化的?
据说宋朝最高时的税收一年有钱一亿六千多万贯,但折合白银却很少。
明清大量海外白银流入,折合的白银增多。
明朝税收一年是400万两白银,清朝一年的税收是5000万两到7000万两,
因为宋朝是全部收上来再派发给地方,明朝是地方保留”所需“的部分然后上次国库。而且到了最后,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税亩八百万余顷(一亿两千万亩),征粮2950万石,下旨“永不起科”。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30取1,也就是3.3%。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税收政策最“猛如虎”?
我是真君我来详细回答。
我们从各朝代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都要制定税收制度,而且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税收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存在的根本,只有充足的税收财政,才可以支持国家极其的正常运转,才可以供养军队保护人民。
秦(三分之二约66%)
《汉书·食货志上》:“收泰半之赋。”颜师古注:“泰半,三分取其二。”
买上品翡翠难?这的翡翠成色好,原产地...
广告
买上品翡翠难?这的翡翠成色好,原产地...
秦朝的暴政在中国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税收额度高达三分之二!正是因为沉重的苛捐杂税,迫使百姓全部起来反抗,秦朝短短二世而亡。
两汉(不超过8%)
肯定有朋友该说了,古代的税率低。理由是,古代执行三十税一(3.3%),或者十五税一(6.6%)的税收政策。其实,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不了解古代税收政策。
上面说的三十税一(3.3%),或者十五税一(6.6%),指的是田赋,也就是古代的正税。这种税,因为皇帝为了“鸟生鱼汤”的没命,基本上都不会增加。都怕落下一个横征暴敛的名声。
但是,实际上,每个朝代基本都会征收很多的杂税。这些税,是非常多,且杂乱的。例如,明末的“三饷”(辽饷、剿饷与练饷的合称),就是为了应付战争,额外征收的税。这笔钱,远超过正税。在某些地方,因为横征暴敛,“三饷”的负担甚至达到正税的六倍!
还有明清时的“火耗”,也不算正税。甚至,这笔钱最初都不用充公,地方官府直接节流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其实,老百姓最怕的应该是徭役和兵役。古代任何一个朝代,农民在农闲时都要服徭役,给官府干活。如果是隋朝就更惨了,一年四季都没有休息时间,种地的时间都没有。而且,男人不够用了,就征女人去服徭役。。。
你想下,让你每年拿出三个月(冬季三个月)时间去给朝廷免费干活,甚至还要自带干粮。。。你说,你还会感谢朝廷的赋税轻吗?
等到民国时期,赋税达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非常奇葩!
奇葩在两点:第一,税种多且奇葩。去红灯区有妓女捐、上厕所有茅厕捐、请客吃饭也有宴席税,吃喝拉撒没有一项不交税的。
第二,征税时间奇葩。他不是说只收今年的税,民国很多军阀政府,连四五十年后的税,都收完了。。。
历史朝代中秦朝赋税最重。
先秦 《周礼·大宰》有“以九赋敛财贿”的记载。九赋即指邦中、四郊、邦甸、家削、邦县、邦都、关市、山泽、币余等九种赋税。此外,秦王朝还征收“户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秦汉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令所有地主和有田的农民自报所占有土地的数额,规定每顷土地缴纳饲草3石,禾秆2石。
如隐报土地,少缴或不缴租税,要受到惩处。乡佐已向农民征收田租而不上报,也以隐匿田亩论处。除田赋外,秦王朝还征收包括户赋和口赋在内的人头税。并征用大批劳动力,如服役于郡县的“更卒”,服役于中都官的“正卒”,以及屯戍边境的戍卒。人民赋税徭役负担沉重。
秦朝赋税制度:
秦汉时期建立了较完备的税收法制和管理制度。秦代的成文法典称《秦律》,其中有关财政税收的法律有《田律》、《厩苑律》、《金布律》、《关市律》、《仓律》、《工律》、《徭律》等。对征税的对象、品目、税率、纳税人、处罚等都有明确规定。
如果隐瞒土地,少缴或不缴租税,要受到法律的惩处。如果部佐已向农民征收田租,而不上报,就以“匿田”论处。
秦朝的暴政在中国历史上是大名鼎鼎的,税收额度高达三分之二!正是因为沉重的苛捐杂税,迫使百姓全部起来反抗,秦朝短短二世而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税收政策发展历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税收政策发展历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